首页

飞鱼S

时间:2025-05-30 02:06:49 作者:宁淮铁路“数智工匠”上阵 助推桥梁建设加速度 浏览量:37766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加减法”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正经历一轮密集的调整。给限制性政策“做减法”,给创新性政策“做加法”,“一加一减”之间,系统性谋划、平衡楼市供需的新思路显现。

  给“限字头”政策“做减法”

  28日,成都市出台楼市新政称,全市范围内住房交易不再审核购房资格。这意味着成都全面取消住房限购,买房不再审核购房条件,也不再限制套数。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近段时间多个主要二线城市纷纷选择全域退出限购,预计接下来取消限购的城市还会进一步增加。

  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今,中国已有约35城放松限购政策,其中合肥、昆明、苏州、长沙等22城全面放开限购。限购住房的城市(海南省除外)已降至个位数。据中指研究院统计,目前除海南省外,核心城市中只有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广州、杭州、天津、西安的核心区域仍维持住房限购。其中,杭州只针对新房限购。

  限购政策之外,限贷也持续放宽。北京近日出台新政称,4月23日后签订购房网签合同,且离婚不满一年的房贷申请人,如家庭名下在本市无成套住房,执行首套房信贷政策。叠加此前的政策“减法”,北京的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均明显降低。

  还有越来越多城市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南昌、青岛、泰州、福州等12个城市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住房公积金政策也是各地集中“做减法”的领域。近期,洛阳、烟台、哈尔滨、广州等多地调整公积金政策,包括上调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取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条件限制等。

  此外,还有不少城市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如南京市拟放宽落户条件,买房可直接落户。

  给创新性政策“做加法”

  楼市政策并非将各种限制“一减了之”,而是在“减”的同时增加创新性政策供给,以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加快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今年各地房地产支持性政策的一大新方向。官方信息显示,截至4月初,中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均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截至3月31日,各地推送的“白名单”项目中,有1979个项目共获得银行授信4690.3亿元人民币。

  还有不少地方探索房屋“以旧换新”。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超30城表态支持房子“以旧换新”。其中,盐城、苏州、沈阳等地发放“以旧换新”购房补贴;江苏海安、苏州相城区、郑州、连云港等由地方或开发商直接收购旧房。“以旧换新”从房屋置换链条的起点入手,有助于畅通循环,激活改善性住房需求。

  还有城市探索土地出让的新方式。近期,浙江丽水透露,拟出让“定制化”低密度住宅地块。该地块面向大众出让,业主可以独立购买土地并进行建设,也可以多个业主联合共同竞拍、建设。这一模式下,开发商不再垄断新房建设和供给。李宇嘉认为,这一模式有利于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住房需求,预计会有更多城市效仿。(完)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抖音生活服务“五一”数据:上海、郑州、厦门消费居全国前三

AlphaGo强在运算但创造力一般,ChatGPT则强在创造力。袁辉表示,AlphaGo局限在围棋领域,在向其他领域拓展时面临很大挑战。而当下ChatGPT基于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向所有领域延伸,针对不同行业做定向处理。

打造“流动图书馆” 南昌“图书大篷车”已借阅图书1.3万余册

此后,王诗玥账号发布一则柳鑫宇自述的声明称,柳鑫宇和王诗玥对此事非常愤怒。“大家好我是柳鑫宇,我的INS账号被他人盗取,发布了不实信息,而且目前我的个人微博账号也无法登陆。我和王诗玥现在正在备战训练,在明天就要比赛的关键时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非常愤怒。”

已有超400万名青年参加“广州成人宣誓”系列活动

从2023年10月份下达7万元处罚决定书,到今年8月30日向淮安市清江浦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再到今年10月23日,美容院将罚金及滞纳金共计14万元全部执行到位,这起非法行医案自立案到结案,在经营者杨某没有露面的情形下,以零口供的形式正式结案。

广西建设高效便捷的中国—东盟航空大通道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涂国明的想法逐渐生根发芽、化为现实,看着一波又一波的游客,他笑着对记者说,“我就是高岭村人,能够为村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着它越来越美、越来越热闹,我感到非常开心。”

2023年日本人口跌幅超83万 再创新高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继续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分类推荐和评选的方式,组织成员学会推荐,由基础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同行资深专家评选,经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审核,并报请中国科协批准,最终确定6个知识创新类和4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具体结果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